今年4月初,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外公布了一项不大乐观的调查结果:在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 ,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 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国内外的其他研究也表明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如美国的研究显示:有78%的教师感受到职业压力,有37%的教 师有严重的精神紧张和焦虑状况。对大量体罚事件的剖析,显示所发生的绝大多数体罚并不 是由于教师的师德差而造成的,而是由于教师心理压力过大,焦虑过度,致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造成的,换而言之,是由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所带来的。
心理健康,这是对教师的 最基本要求。因为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仅影响自身的健康,更重要的是他可能“造就”一 大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甚至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正如一些实验所表明的那样: “教师性格优良可以带出性格优良的学生,而性格不良的教师,可能带出性格不良的学生。 ”这一切,都使我们迫切地认识到: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探讨
1、教师所 承担的多重角色所带来的心理冲突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
教师工作的性质 决定 了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他们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对学生起着教育管理的责任;他们是学生父母的代理人,在一定时间要负责照顾学生;他们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 的心理治疗者,需要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思想和感情;他们又是人际关系的交往家,需要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打交道;同时,他还要在学校之外,在家庭中充当各种角色, 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要应付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多种人际交往。多方位的角色转换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一个学生“义愤填膺”地谈起他的做教师的母亲:“她老是教训我,老把我的成绩与她班上的学生比。她在家里不是妈妈, 而是个老师,我讨厌她。”因此不能很好地转换角色,使得有的教师不能处理好多种关系, 加重了心理负担。
2、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多重压力,是形成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随着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 期望值日益增长,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广大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竞争。为应付来自学校社会升学的压力,来自责任心和时间紧迫感的压力,来自高付出与低收入的压 力,来自用人制度改革,教师面临落聘、下岗的压力,教师就像根始终绷紧的弦,在超负荷地工作,这使教师患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心理障碍: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突出,焦虑水平 偏高,神经质、抑郁症和失眠时有发生等。
3、教师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的不足与心理问题 排解、疏导渠道的缺乏是教师心理问题严重的又一原因。
以往,谈到心理健康,人们首先 会想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很少想到教师也有心理健康问题。人们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只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与责任感,而忽视对他们心理健康的维护。教师心理服务机 构的空白,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使教师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调整与治疗,从而也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出现偏差。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关 注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 意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学校领导要转变管理观念,发扬民主,关心教师,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师在学生的成 长中体验工作的成就感;千方百计为教师解决生活困难,解除教师后顾之忧;配备心理保健工作者,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2、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
教师要有心理保健的意识,要认识到心理 健康要靠自己维护,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心理医生能做的也只是“助人”。因此, 教师应善待自己,帮助自己,要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
第一,要正 确地了解自己,确认自我价值,并接受自己。古人早有明训:“人贵有自知之明”,“天 生我才必有用”等等。很多教师由于自我认知偏差,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带来诸多心理问题 ,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如果一个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调节情绪,保持 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心身研究认为,情绪在心理疾病中具核心作用。积极的情绪对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不仅对健康有减力作用,且易导致人的心理障碍。而教师面对繁重 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难免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反应,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更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当教师心怀不良情绪时,可一试情绪调 节法,以保持心理平衡。如采用“阿Q”式的精神自慰法;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等活动的 合理渲泄法;转换思维方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认识调适法等。
第三, 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圈。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 好人际关系的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对挫折的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愈强,在社会生活中也就愈成功。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人交际,善于与人交际,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 保证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教师应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四,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的个体,其重要特点是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也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当作乐事而不 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